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Ag贵宾会官网|不连续竞价交易是神马?对做市转让的公司有利吗?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4:18    次浏览

自从新三板分层之后,降低投资者门槛、竞价交易等利好就一直让业界望眼欲穿。现在,竞价交易这一制度已经在股转系统的考虑范围之内,公募基金入市也被重新提上了日程。新鼎资本董事长张弛对投资有道记者表示,不连续竞价交易对新三板市场可能是个引爆,能短时间内迅速找到一个公允价格。但目前只是个想法,离真正落地还比较远,他认为最起码三五个月内很难推出。而公募基金入市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会比较快,年内起码入市的政策会推出。考虑创新层实行不连续的竞价交易据证券时报报道,在10月18日召开的徽商大会“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升级对接会”上,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表示,要研究统一创新层的交易模式。一种思路是把所有的创新层都由现在用的传统的做市商制度变成混合型的做市场商交易,另一种思路就是实行不连续的竞价交易。邓映翎表示,新三板目前主要还是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不能简单套用沪深交易所的标准。其谈话要点有以下四点:一、股转系统正考虑将新三板基础层企业年报披露时间调整到每年6月底,减少挂牌企业的信披成本;二、创新层探索实行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增加流动性;三、推动公募基金入市;四、在证券法改革情况下,筹划打通新三板和IPO的制度障碍。其中,实行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和公募基金入市无疑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主板的连续竞价我们都知道,新三板中的老三板也是竞价交易,但每天只在3点前提供一次集合竞价,不提供连续竞价,有些企业甚至一周只交易一天。那这个不连续竞价交易是什么?邓映翎说,股转现在是考虑创新层质量提高了,是不是可以一个集合竞价,比如每半个小时做一次竞价。这样新三板的交易得到极大的提高,它的流动性才能够出来,相应的产品才能够出来。新三板研究人士认为,邓映翎说的还只是股转系统在讨论的制度改革,未来如何实施,还不得而知。而且对于已经做市交易的新三板公司来说,这种不连续竞价交易的作用不大,对于协议转让的公司,该方式倒是提供了一直交易上的方便,有一定的促进交易的作用。“这个只是一个想法,我觉得离成形还很远。我个人理解就是说跨定一个很短的时间段,可能每天拿出十分钟来做竞价交易,因为竞价交易要求股权足够分散,同时的买卖盘要相当多,这个时候才有撮合成交的基础。但如果只是十分钟,那对于这个市场就有可能是个引爆,能短时间内迅速找到一个公允价格。”张弛认为,“但这个想法我觉得离落地还比较远,所以我个人认为不用对不连续竞价交易抱太大期望,起码我认为三五个月内很难推出。” 有券商人士也对投资有道记者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他认为不连续竞价交易应该是上午或下午推出一定时间的竞价交易,但不是全时段的。也有可能一周只有一天有,比如每周一的9:30到10:00进行竞价交易,确保流动性,“新三板里面的有些老三板企业,就是每周只有一天的交易日。”另有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不连续竞价交易是对未来推出连续竞价交易的过渡性安排,目前新三板的流动性不够,还无法支撑起连续竞价交易。“毕竟放开需要一步步地来,新三板也需要吸纳优质的企业,而非仅仅是主板和创业板的孵化器。”该券商人士说。公募基金进场能快速打开新三板流动性同时,公募基金也有望入场。新三板是一个崭新的市场。说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这是必要的。那么达不到500万元的资产怎么进来,能不能买公募基金进来?邓映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其实从2015年开始,证监会和股转系统均多次提到,要引进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据接近监管层的权威人士表示,相关指导文件已经酝酿并有望四季度推出。邓映翎认为,现在主要还是要封闭式的基金。比如说3年期的封闭式基金进来,然后到第四年到第六年每年有1/3出来。这样就减少了新三板市场的压力。等到了3年过后,流动性完全不一样的时候,所以说公募基金要进来必须要有创新改革的精神,推出符合新三板的这个产品。有券商人士向投资有道记者解释,公募来说门槛低、仓位要求严苛、净值计算与新三板不符,邓的观点其实是借鉴了当年A股公募入市的步骤,公募基金入场也是主要围绕着创新层相对优质的企业,因此打铁还需自身硬,二八原则也符合三板的定位。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封闭式基金须在每个交易日对基金资产按照市价估值。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可赎回的金额是按照投资者赎回当天的基金收盘净值来计算。因此净值的计算十分重要。而新三板二级市场交投目前还不活跃,再加上没有涨跌幅限制,少量资金极其容易造成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这种情况下的收盘价的公允性就很值得怀疑。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关于净值计算,由于封闭式基金是在每个交易日对基金资产按市价估值,而开放式基金的买卖价格是以基金份额的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的,可以直接反映基金份额资产净值的高低。但三板交易不活跃没有涨跌幅且有大量的协议转让,因此波动比较大,价格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造成价格失真。所以按照开放式基金运作,很难实现每日的估值,而封闭式基金可以通过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的平均价进行估值,剔除异常波动,从而给到一个相对公允的估值。“公募基金入市对新三板绝对是重大利好,只要公募入市的征求意见稿推出,外围很多资金会疯狂涌入新三板,会带来一大拨创新层的投资机会或者投资窗口。”张弛表示,“公募基金入市意味着普通人一千块钱起可以在银行买公募基金产品间接投资新三板,目前新三板全部都是私募基金,都是一百万开户门槛,导致新三板里面资金太有限。私募毕竟是少数,而且都是有短期的,导致交易不活跃。如果公募进来就会快速打开创新层交易的流动性。”除了公募入市,张弛认为银行、保险、信托、社保资金、企业年金等一大批资金都要陆续入市,来解决现在的流动性问题。他表示,新三板除了需要短期中期资金之外,一定还要有长期资金,这个市场才会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银行、保险、信托等资金全部要进入新三板的原因,而且必须要陆续进来。年报披露时间调整为6月底是否太晚?邓映翎表示,目前有资格审计上市公司、挂牌公司的会计师有不到50家,这些事务所要审计3000到4000家上市公司,要审核将近1万家挂牌公司,而且都要在4月30号之前出年报,所以说供需矛盾非常大。上市公司钱多,会计师事务所里面就愿意去做上市公司的。而事务所的人手不够,他就找一般的人来做,所以说新三板年报有很大的压力。邓映翎说,所以创新层的年报还是按照主板的要求4月30号推出;基础层这个挂牌公司的年报推迟到6月30日。这样可以解决会计事务中的供求矛盾,进一步提升新三板企业的披露质量,也可以减轻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财务成本。从早前新三板企业披露年报和中报的情况来看,不少企业存在延期披露甚至搞错年报“张冠李戴”的情况,闹出的乌龙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也许股转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放缓对基础层企业年报披露的时间。不过有市场评论认为此举不合理。因为到6月底,已经接近可以披露中报的时间,这对需要挂牌企业信息的投资人士来说太滞后了,不能因为是基础层企业,就放低对其要求,如果这样,会被认为股转放弃了基础层。此外,监管层还在筹划打通新三板和IPO的制度障碍。现在的证券法规定主要是在IPO之前没做发行的控股股东的叫大非,非控股股东是小非。邓映翎说,目前大非36个月不能卖,小非1年不能卖,证券法没有改,即使新三板企业转到了创业板一股也卖不出去,所以没意义。在国务院的督促下,只有在证券法改革了之后,新三板企业转板才能推进。那么目前的情况下,应该主要做的是什么,是要打通新三板和IPO的制度障碍。现在新三板有200多家公司在做IPO首发,使得新三板和创业板在制度上的顺畅对接,这是股转要做的工作。邓映翎表示。文/GYQ